释义 |
氐★★☆ 05276名

dǐ 古同“柢”。 另见dī。 氐dī ❶名我国古代民族,殷、周至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东晋时曾建立前秦和后凉。 ○❷名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用法说明跟“氏”不同。由“氐”构成的字多读 dǐ,如“抵” “邸” “诋” “砥”等。另见dǐ。
字源解说 氏,金文 像一个人低头垂手抵地。“氏”引申为“宗族根底”后,金文 、 在氏 下面再加一横代表“地面”的指事符号 ,另造“氐”代替,造字本义:低头垂手至地。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氐,至也。从氏下箸一。一,地也。凡氐之屬皆从氐。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氐,抵达。字形采用“氏”和“一”构成指事字,表示“氏”下面附着“一”。所有与氐相关的字,都采用“氐”作边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氏 氐
【同音字】 dī d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