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张增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张增杰

【生卒】:1913—1986

【介绍】:

男,福建省福州市人。

中国现代心理学家。1933年夏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师范学校后,在省立福州第三小学当过教师。

1936年就学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系。抗日战争初入四川大学文学院教育系。

后又随老一辈心理学家刘绍禹等教授改攻心理学。1940年毕业后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并兼管心理学实验室。

1943年任四川大学讲师。从1943年到1951年,曾短期兼任师范学院附中校长、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副教授。

1948年请假返乡期间,在福建省研究院任副研究员,与该院长黄觉民合作研究汉字心理。

1951年起任四川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同年加入中国心理学会。

1951年调到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任教,兼任心理学教研组副主任。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

1978年起升为教授。他在学术思想上受伍德沃思等折中派影响,曾发表过《我对吴伟士氏行公式之认识》一文(载《中华教育界》复刊2卷第8期,1948)。1950年~1951年,他又设计制造成功彩色混合连续包盘。60年代起对认知心理学产生兴趣,从事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研究,其主要成果有:1.儿童时间知觉的年龄特征,发现能否使用或主动(或被诱发)使用各种标尺,是5岁~8岁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重要标志。

2.儿童数学概念及其认知结构发展的研究。先后完成13篇实验报告,研究发现,就中国儿童心理发展来说,皮亚杰对儿童数守恒能力有低估;对感觉-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4个阶段的划分过于机械。

研究结果为:第一发展阶段都有感知运动、表象、概念这3种认知成分参与,只不过以何者为主有所不同,且受测试材料难易的影响很大,很难以年龄分;这3种成分在各阶段的跃进期也各不相同。3.青年心理研究。

这是在1981年~1984年进行的,主要著重研究青年初期的后半期与青年中期。

经分析发现,青年每方面特征均同时具有积极面与消极面的两面性与矛盾。这正是青年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真正成熟时期。4.儿童心理方面。

主要论文有:与汪盼霞合著《影响儿童感知算式的两个因素的实验》(载《心理学报》第4期,1964)、《数学认知结构与教学知识结构的区别与关系》、《儿童心理与教育心理》、《教育心理学》(潘菽主编,第9章、第4章第1节)。主要论著有:参加编译《怎样培养小学生创造性》,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心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