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张培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张培刚 【生卒】:1913~ 【介绍】: 发展经济学创建人之一。 出生于中国湖北省红安县。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进入前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1941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1945年底获博士学位,其论文《农业与工业化》由于开创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获得哈佛大学1946~1947年度最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于1949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1984年在国内出版。 1946年5月回国后,任武汉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1948年元月出任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顾问及研究员。现任华中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及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会中方主席等。 主要学术贡献,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最早从历史和理论上系统地探讨了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发展理论。他还从粮食、原料、劳动力、市场、资金等方面,详细而系统地分析了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农业对工业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强调“工业化”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深入地研究了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 他从需求和供给弹性以及生产调整弹性等方面,探讨了农业国与工业国的贸易条件问题,指出在国际贸易中农业国总是处于相对不利地位。 这种观点为后来出现的“不平等交换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他近几年来还主编了《政治经济学辞典》外国经济思想史部分,1980年;《宏观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合著),1986年;《发展经济学通论——农业国工业化问题》,1991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