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 弊病
弊bì 弊病bìbìng26 名词。 指害处,事情上的毛病。 “弊”侧重于表示害处、给人带来不利的东西;多同单音词组合。 例如:“事情有一利也必有一弊”(《收获》,1982,3);“雍正、乾隆以来,皇帝经常以清查积弊为名,‘将规费改正归公。行之既久……华夷各商咸受其累’”(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事关重大,须慎重考虑,权衡利弊,不可仓促决定”。 “弊病”侧重于表示事情上的毛病、坏处;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然而,当‘思想不能统一’时,‘言论应该自由’时,正如梁先生的批评资本制度一般,也有一种‘弊病’”(鲁迅:《二心集》);“首尾一然诚然不错,可是也不能全然没有弊病”(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