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廖承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廖承志 【生卒】:1908-1983 【介绍】: 曾化名何柳华,广东归善(今惠阳县)人。 少年时结识宋庆龄。1919年归国后入岭南附中及岭南大学读书。 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宣布脱离国民党,后赴日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因参加反日大同盟两次被日本当局逮捕,1928年被驱逐出境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受党派遣赴德国留学,旋加入德国共产党。 1929年受瞿秋白委派任德国汉堡海员俱乐部党支委、书记等职,参加反帝大同盟的工作。1930年夏赴苏联莫斯科参加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团书记。3月28日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经宋多方营救于31日获释出狱。后进入苏区。1933年8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工会宣传部部长。 次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参加长征。到达延安后任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秘书。1937年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后,受中共中央派遣先后在上海、香港八路军办事处任领导工作。 1938年夏在香港支持宋组建保卫中国同盟,任保盟中央委员兼秘书长,广泛争取国际友好人士和广大华侨积极支持祖国的抗战。 1941年冬香港沦陷后回粤北参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工作。次年在粤北被捕下狱。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因在狱中未与会)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次年1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9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与宋合作共事,关系密切。 1952年3月与宋等联名发出通电,邀请亚太地区各国友好和平人士共同发起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5年12月至1956年2月陪同宋访问印度、缅甸、巴基斯坦。 1966年4月陪同宋会见日中友好协会理事长宫崎世民及友好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1972年9月偕宋参加追悼何香凝大会。 1983年6月10日在北京病逝。著作编为《廖承志文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