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而愚者贤
常:指常衮,唐代宗时宰相。 元:指元载。常衮为人孤介主观,不能区别官吏好坏;元载则更爱敛财。他们专权时贤愚颠倒,善恶不分。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元载专政,益堕国典,若非良金重宝,趑趄左道,则不得出入于朝廷。及常衮为相,虽贿赂不行,而介僻自专,少于分别,故升降多失其人。由是京师语曰:‘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而愚者贤。’” 〇也作❶ 〔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全唐诗·语·代宗朝京师语》:“元载专权,事以货成。及常衮为相,虽贿赂不行而介僻自专,失于分别。 故是时京师语曰:‘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而愚者贤’。” ❷ 〔常分别,元好钱。贤者愚,愚者贤〕 宋·王谠《唐语林》卷三:“代宗惑释氏业报轻重之说,政事多托宰相,而元载专政乱国,事以货成。及常衮为相,虽贿赂不行,而介僻自专,升降多失其人。 或同列进拟稍繁,则谓之濌伯。于是京师语曰:‘常无分别元好钱,贤者愚而愚者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