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希望 期望 希冀 冀望 企望 愿 望 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希望 期望 希冀 冀望 企望 愿 望 希 希望xīwàng572期望qīwàng 希冀xījì 冀望jìwàng 企望qǐwàng 愿yuàn573 望wàng266希xī 动词。 表示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很愿意看到的情况。 “希望”是通用于口语、书面语和各种场合的常用词,无特殊色彩。例如:“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我要好好学习,希望你们多帮助我”(孙犁:《风云初记》)。 “期望”强调有所期待;带郑重的态度色彩;多用于集体、领导或长辈,很愿意看到出现某种情况。 例如:“人们热切地期望著在新长征的路上,能有更多的同志象郭书文那样”(《人民日报》,1980.4.3);“这个民主化的进程必将长期地坚持下去,必将不断地取得人民所期望的成果”(《红旗》,1980,6);“这些年轻的母亲,不知疲倦地站在小床前面,弯著腰在给重病的婴孩,一滴一滴的喂著水……期望著这重病的婴孩会突然好了”(柯蓝:《新的生活在等著》)。 “希冀”强调欲想或欲图得到或实现;是文言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比较古旧。 例如:“睡时,灯是不敢点的,她怕楼上的灯光招惹是非,也希冀眼前干净些,完全一片黑”(叶圣陶:《夜》);“我是除了希冀你不会摈弃我以外不敢有别的念求的”(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希冀再能够得到从前那样的愉悦”(叶圣陶:《与佩弦》)。 “冀望”强调想达到某种目的或实现某种愿望;是书面语用词,比较典雅,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正象安徒生童话中的卖火柴的女孩一样,冀望在一束火柴的光焰中得到一点温暖”(《上海文艺》,1978,2);“我们发表金秀梅的控诉信,是冀望通过各地人民代表的关心和重视,督促各级政府和干部负起应负的责任”(《中国青年报》,1983.6.14)。 “企望”强调想望出现某种情况的心情;原有抬起脚后跟站著看望的鲜明形象感,现已模糊、淡薄;只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作为一个读者,企望以下各卷早日问世”;“老人照例抬起他混浊的眼睛,企望著”(《小说选刊》,1982,1)。 “愿”侧重于很想出现某种情况,含有“实现某种心愿”的意味和衷心期待的感情色彩。 例如:“又再一次地默祝那姑娘:‘愿你永远这样美丽!’”(张洁:《沉重的翅膀》);“我愿有志学外国文的人要相信他这话才好”(周作人:《谈虎集》,上卷)。 “望”和“希”在意思上都同“希望”一致,都是文言词,多见于书信。“望”除用于文言或接近文言的语句外,还可用于白话的语句,只有一般的书面语色彩;“希”则只用于文言或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语句,显得典雅,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你们对上述计划意见如何?这个计划有何缺点?执行有何困难?统望考虑电告”(《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陈先生的漫画,望寄给我”(鲁迅:《书信·曹聚仁·八》);“接到信,望带文稿来我这里一趟”;“今姑且寄奉,可用与否,一听酌定,希万勿客气也”(鲁迅:《书信·黎烈文·二》);“先生如认为可,希赐告为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