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希尔伯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希尔伯特 【生卒】:1862—1943 【介绍】: 德国数学家。 生于哥尼斯堡(现为苏联的加里宁格勒)。1895年任哥廷根大学教授。 1913年当选为柏林科学院通讯院士,192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他是20世纪初最富成就的数学家之一,在许多数学领域都有重大的贡献。 他的数学研究工作大体上可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期:(1)不变量理论(1885——1893)。(2)代数数论(1893——1898)。 (3)几何基础(1898——1902)。(4)积分方程(1920——1912)。 (5)数学物理学(1910—— 1912)。(6)数学基础(1922——1939)。 希尔伯特领导的哥廷根数学学派,曾对本世纪数学的发展有过积极的作用。他提出了近代公理化思想体系,把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看作数学可靠的标准。 作为数学基础论中的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他的证明论成为现代数学逻辑的重要组成之一。1900年,他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提出了23个重大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数学史上有名的“希尔伯特问题”。他是一位杰出的教师,为本世纪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数学人才。他主张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坚决反对一切出自国家、民族、出身和性别等偏见的不合理规章制度。 为使女数学家艾米·诺德(E·Noethey)登上哥廷根大学讲台,他同男尊女卑的传统偏见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希尔伯特的全集有3卷。 第1卷收入数论11篇文章。第2卷收入代数学、不变式理论、几何学29篇文章,第3卷收入分析学、数学基础论、物理学16篇文章以及1篇数学问题、4篇传记文章、1篇哲学讲演,此外,还著有5部书,其中《儿何学基础》一书影响最大,有各种语言的译本,并多次出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