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希克梅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希克梅特

【生卒】:1901—1963

【介绍】:

土耳其诗人。

生于萨洛尼卡城一个有很高文化素养的贵族家庭。早在伊斯坦布尔海军学校学习时便投身革命运动,1921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回国后因被指控“从事共产主义宣传”而身陷囹圄达17年之久。1950年获释后流亡苏联,在那里从事写作和社会活动,直至病逝。生前获列宁和平奖。20年代,希克梅特在马雅可夫斯基等苏联诗人影响下写的政治题材自由体诗歌,如《八百三十五行》(1929)、《蒙娜丽莎和肖》(1929)、《1+1=1》(1930)、《来的是第三个人》(1930)、《暗哑了的城市》(1931)、《半夜来的电报》(1932)、《贝纳尔吉为什么要自杀?》(1932)等使土耳其诗坛大为震动,因而被誉为土耳其自由体诗歌的先驱。30年代中期后,他更注意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创作了《西玛夫纳法官之子——谢赫·别德莱丁史诗》(1936)等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作品。40年代,他在狱中写的诗歌较前含蓄,抒情成份增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刻画工农大众和地主资本家等各种人物、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长诗《我的同胞们的群像》(1966发表)。他在流亡生活中的作品则多为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和访问各国的观感。

除诗歌外,还写过一些其它文艺作品,如剧本《被遗忘的人》(1935)、《费尔哈特和希谢》(1965),长篇小说《罗曼蒂克》(1967)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