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师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师说 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论著。 唐代韩愈作,大约写于贞元十八年(802)。主要论述为什么求师和求什么人为师的问题,指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们要学习必定需要有教师。 教师的任务在于“传道、授业、解惑”。 这一任务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教师的根本条件就是有道,“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只要是掌握了仁义之道,都可以作为老师。他主张学无常师,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他主张“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生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互为师的师生关系。这些观点具有民主性,也含有辩证法的因素,对教育理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唐以后的教育家,对师道的见解,均受《师说》的启发和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