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巴尼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巴尼尼 【生卒】: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 【介绍】: 古印度著名的文法学家、文法学派创始人。 又名阿黑科(Ahika)。相传他是西印度犍陀罗国沙拉吐罗(Salátura)族人,在当地享有盛名。 曾撰述了著名的梵文文法书,为现存最古老的权威经典。 文法学起源于对吠陀权威的解释,后变为对语言格式、句式、语法现象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语言哲学系统学说。巴尼尼在分析语法现象时,提出了因生而有果的因果论思想。在描述文学比喻修辞手法时,又提出比较的主题、比较的基准、共通属性、比喻指示语的印度古典文学的四要素,指出有些描写产生了否认前因却产生结果的逻辑悖论现象,进而探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由于巴尼尼建立了语法分析系统,因此在后来出现了巴尼尼文法学派,他的著名传人跋致诃梨(Bhartrhari,5世纪)吸取吠陀神话观,建立了一元论的语言哲学思想,强调宇宙的本原是语言,世界上一切现象皆为语言的遍在性、全能性的体现,其本质就是语言绝对存在。人的意识和语言同一,因此言语要和圣音融合,才能达到解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