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致远
【生卒】:857—10世纪初 【介绍】: 朝鲜新罗末期著名学者。 字孤云、海云。12岁(869年)入唐学习。874年应试中举,留唐为吏。 初任宣州溧水县尉,879年任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高骈的从事官,曾作《檄黄巢书》。 885年以唐使身分回国,曾任侍读兼翰林学士等职,后屡遭诬陷,晚年入海印寺。 崔致远的学问,大多以文词为主,兼学于道佛之书。 他写了大量的诗文,可惜大多失传。他自称“儒门末学”,但不是正统儒学者,主张儒、佛、道的糅合。 他曾引用慧远语云:“如来之与周孔,发致虽殊,所旧一揆。” 在哲学思想上,他还是倾向于儒家的思想。 他主张太极生万物说,认为太极是“混沌的根源”,由此产生天地万物,日月星辰。他在解释仁政时说:“政以仁为本,礼以孝为先,仁以推济众之诚,孝尊亲之典。” 主要著作有:《中山覆篑集》、《四六集》、《桂苑笔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