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崔万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崔万秋 【生卒】:1904—1990 【介绍】: 山东观城(今属河南范县)人,1904年(光绪三十年)生。192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1923年,转入第六中学。1924年,赴日本留学,1930年,毕业于广岛高等师範学校。1933年,毕业于广岛文理科大学;同年3月归国,入上海大晚报,编辑副刊《火炬》及《剪影》,并在私立沪江大学、私立复旦大学兼课。抗日战争爆发后,赴重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对敌宣传科科长,兼任中央对敌宣传委员会编审组主任。并在国立中央大学兼课,在《时事新报》编《青光》,在《世界日报》编《明珠》。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与左舜生等创办《中华时报》,任总编辑及副社长。并在国立复旦大学及私立中国新闻专科学校兼课。1946年11月,当选为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3月,聘为宪政实施促进委员会常务委员。1948年,任驻日本代表团专门委员。驻日代表团改为“大使馆”后,改任一等秘书,嗣任政务参事。1964年,任“外交部亚东太平洋司”副司长。1967年9月,任驻巴西“大使馆公使”。1971年7月退休。移居美国。1990年9月10日,逝世于旧金山。终年86岁。著有《新路》(长篇小説)、《第二年代》(中篇小説)、《红一点》、《热情摧毁的姑娘》(短篇小説)及《通鑒研究》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