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油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油柑 【概况】: 异名 沙柑木、沙塘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芸香科山油柑属植物山油柑的心材和根。山油柑属全世界约50,中国有2种。 原植物 山油柑Acronychia pedunculata(L.)Miq.(Jambolifera pedunculata L.).又名降真香、山柑、长柄山油柑(海南植物志)。 形态 大乔木,高达10m以上。 树皮平滑.厚约5mm,内皮黄白色。单身复叶.对生;叶片长圆形,长6~15cm,宽2.5~6cm,两端狭尖.有时顶端略圆或钝且微凹,纸质,深绿色,具光泽,密生腺点,全缘;叶柄与叶片连接处有关节,叶柄长1~2cm,两端明显增粗。 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于枝条上部,花两性;花蕾椭圆形;萼片4,基部合生,长不及1mm;花瓣4,青白色,覆瓦状排列,狭披针形或线形,两侧边缘内卷,长约6mm,内面被毛;雄蕊8,排成2轮,外轮与花瓣互生,插生于花盘基部四周,花丝线状,中部以下两侧被缘毛;子房密被毛,4室,花柱棒状,柱头比花柱略粗。核果近球形,黄色,4室,直径8~10mm,表面平滑,可食,味甜而略苦;种子近球形,通常每室有1种子,种皮脆壳质,黑色,胚乳含油丰富,子叶扁平。 花期4~8月,果期8~翌年2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553页.图2835)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低海拔和中海拔干燥的山坡疏林中,在湿润的密林中亦能见到。分布于广东南部、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印度、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都有分布。 。【化学】:心材含降真香碱(Acronycine)、β-谷甾醇[1]。 附 叶含挥发油,成分有α-蒎烯、柠檬烯。茎皮含鲍尔烯醇(Bauerenol)和草酸钾。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66 。【药理】: 降真香碱有抗癌作用,在动物身上对C-1498骨髓性白血病、X-5563浆细胞性骨髓瘤、腺癌755等有效。硝基降真香碱对小鼠有雌激素样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166 【药性】: 性味 甘,平。 功效 行气活血,健脾,止咳。 主治 风湿性腰腿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外用:捣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