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诂
楚辞研究。 清钱澄之(1612-1693)撰。澄之有《田间文集》已著录。是书撰著体例先列朱熹《集注》,次标“诂曰”者,多演绎朱注之义。 除朱熹《集注》之外,又多引汪瑗、黄文焕、李陈玉、焦竑等人之说。 澄之《自引》曰:“因朱子之《集注》,更加详绎,不立意见,但事诂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是编合《庄子》、《楚辞》二书为之训释……《楚辞》则止诂屈原所作。以朱子《集注》为主,而以己意论断于后……盖澄之丁明末造,发愤著书,以《离骚》寓其幽忧,而以《庄子》寓其解脱。不欲明言,托于 经焉耳。 ”全书可概观为旧说居其半,新义居其半。 文中言《九歌》本南楚祀神之乐章,学者以为篇篇皆托兴以言己志者是穿凿之见。 又云《天问》是屈原以问而抒发胸中不可解的愤懑,而必求其义对之,以解其所不解,岂非愚乎。这些见解都不失为创见。 有清康熙刻本《田间遗书》中《庄居合诂》本。同治三年(1664)刊《饮光先生全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