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尔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尔佩

【生卒】:1862—1915

【介绍】:

德国心理学家,符兹堡学派的创始人和领袖。

生于格尔兰的加道。1881年进莱比锡大学学习历史。在冯特的影响下一度转向哲学与实验心理学。但是学习历史仍然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

1887年他以《感情学说》论文而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升任讲师,并在心理实验室作冯特的助手。1893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大纲》一书,并把它献给冯特。在书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事实的科学。这一年他升任莱比锡大学的副教授。1894年改任符兹堡大学教授。1909年转任波恩大学教授。

1913年以后任慕尼黑大学教授。1920年在他去世后,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心理学讲演录》经过K·彪勒的整理才与读者见面。

在屈尔佩未到符兹堡大学之前,他的心理学思想主要受冯特、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影响。他主张身心平行论,承认有心理过程就有脑生理过程的伴随。至于哪一过程是第一性的,哪一过程是派生的,他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表现为一种折衷主义的态度。

1894年屈尔佩转任符兹堡大学专任教授,在他的指导下建立了一个著名的关于无意象思维的符兹堡学派。

围绕在屈尔佩的这个学派周围的学者有K·马尔比、H·J·瓦特、N·阿赫、彪勒、A·麦塞尔、H·W·泰勒、O·赛尔兹、考夫卡等人。他们在屈尔佩的领导下进行了判断、联想和思考等问题的研究。

符兹堡学派的实验研究工作是从1901年开始的,到了1908年他们关于无意象思维的实验和主张引起了心理学界很大的兴趣和争论。虽然受到冯特和铁钦纳的反对,并且它本身仍然停留在心理元素的范畴内,没有揭露思维过程的规律,然而他们提出了“意识的态度”、“定势”、和“决定倾向”等概念,却丰富了心理学的内容,促进了思维心理学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屈尔佩由于发现了“意识态度”等的心理现象,而逐渐由原来冯特的内容心理学转向了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方面。他把布伦塔诺的意动改称为机能,并且认为内容和机能都是心理事实,它们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因此他提出了“二重心理学”的主张。

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目的在把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调和起来。他没有把内容和机能看作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才有二重心理学之说。

1915年屈尔佩不幸早逝,未能建成他最后的心理学体系;未能使意动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相互为用;也未能使意动心理学获得更大的成就。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7: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