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行吟图
木版画作品。 中国明代画家陈洪绶刻于1616年。这一年陈洪绶刚好19岁,为萧山来钦之所著《楚辞述注》作的木刻插图,先刻《九歌图》11幅,后又专刻独页版画《屈子行吟图》。画家以他对屈原精神的深刻理解,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画面上仅用枯树、野花和顽石点缀出荒落的环境,屈原独立画面中央,大面积的空白不仅突出了屈原的形象,而且使观众产生一种宏广伟大的视觉心理。 画家带著崇敬的心情,在屈原形象的刻画上倾注了对这一伟大爱国诗人的热爱。屈原头戴切云冠,身佩陆离长剑,满怀忧愤之情。 画家特别著意于面部表情的刻画。屈原表情悒郁,心事重重,然而态度镇定而充满自信,显示了爱国诗人的坚强意志。屈原整体形象呈三角形,体态稳定,并给人一种崇高感。 线刻简练,苍劲有力,且具装饰性的形式美。此《屈子行吟图》堪称陈洪绶版画杰作,为世人所赞赏,并且成为后世画家创造屈原形象的最早依据,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