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尼雅遗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尼雅遗址 位于民丰县境以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东经82°45′,北纬38°5′,距民丰县城150公里。因初发现时,地处于田县尼雅庄境内,故名。据考证,是汉晋时代的精绝国故址。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约22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在20多平方公里的沙丘上,发现佛塔、寺庙、城墙、宅院、房屋、涝坝、羊圈、果园、篱笆等50多处古代遗址。遗址中心是佛塔,高约六七米,方座圆体,土坯砌成,掩埋在沙丘中。周围是寺院建筑,这里曾出土大量文物,比较集中整齐排列的多为富家、衙署建筑,三五间至十来间不等,多数为密肋平顶、编笆抹泥墙建筑,也有土坯墙建筑,房屋毗连,街巷贯通,附近还有土筑墙垣围绕。东部居民区有一批半地穴式建筑,可辨认出穿堂、居室、客厅、厨房等,附近还有陶窑、打麦场、炼铁遗址和墓葬区,墓葬中的葬具有长方形板箱棺和胡杨木槽形棺两种,也有用芦草包裹而葬的。在墓葬区清理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夫妇合葬墓,成为新疆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发掘和采集到的遗物主要有佉卢文木简、汉文木简、印章、货币、陶器、铁器、毛织物、丝织物、棉织物以及其他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出土的文书、木简等是研究西域历史的珍贵文字资料,出土的纺织品则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很高的手工艺水平。20世纪初,中外考古探险者多次来此考察发掘。英国的斯坦因、美国的亨廷顿、日本的橘瑞超都曾在此发掘、搜劫,先后攫获木简、木牍、武器、乐器、丝毛织物、家具、工艺品、建筑构件、粮食作物等,斯坦因还对遗址进行了测绘,考察成果刊布后,在世界学术界引起轰动。1959年以后,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来此考古调查和搜集文物,采集了大量木简、农具、建筑构件、农作物、纺织品、蚕茧等,测绘了部分遗址平面图。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