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尧舜之抗行兮,了冥冥而薄天。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尧舜之抗行兮,了冥冥而薄天。 【集校】: 洪兴祖:尧舜之抗行兮,了冥冥而薄天。 校语:了,一作杳。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闻一多:《文选》江文通《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注引亦作杳。杳正字(互详《哀郢》“了杳杳而薄天”条。 )。【集释】: 王逸:圣迹显著,高无颠也。 茂德焕炳,配乾坤也。 洪兴祖:了,音了,明也。 一音杳,薄附也。 朱熹:了,音了,音义并见《九章》。 陈第:言尧舜之德已配天矣,而小人犹有不与子之谤。 王夫之:了,明也。了冥冥,无幽不烛也。 屈复:了,明。 王闿运:尧舜禅让,喻怀王传子也。 了,昭。冥,暗也。顷襄代立,事非暗昧也。 朱季海:又:《九章·哀郢》:“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按:此宋玉用屈平句,所谓“口金微辞,受之于师”也。平言杳杳,玉言冥冥,意不殊耳。 以此爲验,知一本云纷纷,皆非也。王云:“茂德焕炳”,即以明了爲义,《补注》申之,是也。然此了实当读爲嶚,《文选·魏都赋》:“剑阁虽嶚,凭之者蹶”,李善《注》“《广雅》曰‘嶚巢,高也,力凋反。’”是也。此云薄天,正见抗行之高,王《注》上句得之。《説文》无嶚字者,盖正篆止当作“飂”。 《风部》有“飂”,云:“高风也,从风,翏声。”翏声古音在幽部,臯声在宵部者,楚俗古宵部字或读入幽也。《惜往日》以昭韵流、幽,《九辩》以昭韵悠、愁,《招隐士》以缭韵幽,是楚人读“了”,声正如“飂”,故有高义,汉师受之,仓卒不得其字,遂弗能正读耳。 王泗原:杳冥冥,这里是幽远,民无能名之貌。薄,同迫,近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