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尤时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尤时熙 【生卒】:1503—1580 【介绍】: 明理学家。 字季美,号西川,河南洛阳人。嘉靖元年(1522)举人。历任元氏、章丘学谕、国子学正、户部主事。 他师事刘魁,得王守仁心学之传。后刘魁因事陷狱,时熙即将疑难之处记在纸上,就狱中向先生请教。在哲学上,他主张以心作为世界的本体,认为心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只要不断地向内心求索思考,就能获得所有的知识。 同时他还认为“义理无穷,行一程见一程,非可以预期前定也,故但言致良知。”(《拟学小记》)他把良知看作世事万物的唯一本体。 至于如何“致良知”,如何掌握“道理”,他认为不必拘泥于“古格”,只要从平常小事情上做起,从眼前做起,只要在“日用常行间检点,即心所安,行之不必一一古格也”。(同上)“道理只在平易处,不是古人聪明过人,是后人从聪明边差了。只此心真切,则不中不远。”(同上)即是说只要各人凭著自己的真心去判断道理,对道理的掌握就不会相差太远。 在政治上,他主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应当清心寡欲,以真心待人,以德感人,即“为政以德,主意在德,则凡所施为,无往非德矣,若众星之拱极也。”(同上)对于当时人们各逞心机,各施狡诈的情形批评说:“今天下只是智巧,为政者与民斗智巧,恐被人欺坏声价,是名利心。”(同上)同时也认为,做人应各守本分,各安天命,指出“君子处盛衰之际,独有守礼安命,是职分当为,舍是而他求,皆无意妄作也。”(同上)认为今人生机太过,锋芒太露,一个个都只想做有出息的人,有些聪明伎俩,便要尽情地表现。 其实“今只要做得起个没用的人,便是学问。”(同上)《明史》283有传。 著作有《拟学小记》6卷、《续录》1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