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舞
又称六小舞。 周代雅舞,主要用于祭祀。包括《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周代把六小舞规定为教育少年“国子”的必修课。 由乐师任教。 《帗舞》:舞者手执全羽或彩缯而舞,祭祀社稷。《羽舞》:舞者执折羽而舞,祭祀宗庙或四方神。《皇舞》:舞者戴羽帽,穿翡翠羽衣,或执五彩羽而舞,祭祀四方神或求雨。《旄舞》:舞者执牦牛尾而舞,用于辟雍祭礼。《干舞》:舞者执盾而舞,用于兵事或祭山川。《人舞》:不执舞具,徒手而舞,“以手袖为威仪”,用于祭祀星辰或宗庙。 朱载堉《乐律全书》认为:《皇舞》是由《箫韶》变化来的。舜时“凤凰来仪”,作排箫象征凤翼。 《旌舞》、《干舞》是《大护》、《大武》的衍化;《帗舞》是《云门》的衍化;《羽舞》是《大夏》的演变,故有六代小舞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