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檗 中药名。 出《唐本草》。别名:子檗,山石榴、刺黄柏,三颗针。为小檗科枝物大叶小檗、细叶小檗,日本小檗的根及茎枝。 ❶ 大叶小檗Berberis amurensis Rupr,又名:黄芦木、东北小檗、狗奶子,刀口药。落叶灌木,高2~3.5米。幼枝灰黄色,具浅棱槽,老枝灰色,刺3分叉,紫红色,长1~2.5厘米。 叶丛生,纸质,矩圆形,卵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密生不规则的刺状细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有时被白粉。总状花序下垂,长4~10厘米,有花10~25朵;花淡黄色;苞片披针形;小苞片2,三角形;花萼6,2轮,花瓣状;花瓣6,长卵形,长4.5~5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有一对长圆形腺体;雄蕊6,花药瓣裂;子房上位,卵圆形,柱头头状扁平。 浆果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色,先端无宿存花柱。生山地林缘、溪边或灌丛中。 分布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福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有槽或疣状突起;刺3分叉,长3~9毫米,或不分叉或无刺。叶狭披针形,长1.5~4.5厘米,宽5~10毫米,先端急尖、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或下部叶边有齿。 总状花序有时近伞形,花黄色;小苞片2,披针形;花瓣倒卵形,长约2.5毫米。 浆果矩圆形,红色。生于山坡路旁或溪边。分布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花期4月。分布陕西、安徽、河北、湖北、湖南等地。 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味苦,性大寒、无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急性肠炎,痢疾,黄疸,热痹,瘰疬,肺炎,结膜炎,痈肿疮疖,血崩。 内服:煎汤,3~9克;或炖肉服。外用:煎水洗眼;或研末撒;亦可煎水热敷。 ❺ 治疮疖肿痛:三颗针,水煎服,并作局部湿敷(《常用中草药图谱》)。现代临床用治: ❹ 试用于消除流脑的带菌状态:取细叶小檗根2两(先去其外皮),用水浸泡一昼夜,加水500毫升,熬成200毫升,使用前调整pH值在7.0左右,用于滴鼻,每日2次,每次每鼻孔2~3滴。滴鼻前清除鼻涕,头往后仰,药液滴入后以咽间有感觉为准。日本小檗根茎的木质部含小檗碱(Berberine)、氧化爵床碱(Oxyacanth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小檗胺碱(Berbamine)、氧化小檗碱(Oxyberh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根皮和茎也含小檗碱。 大叶小檗叶酊剂在动物身上,能引起子宫肌收缩,心率加快,增加心肌收缩,降低血压。根制剂作用相似。 欧小檗与大叶小檗作用相似,并能降低胆囊张力,减少收缩次数,可用于胆囊疾患,减轻疼痛及炎症现象,改善胆汁流量。气化爵床碱10毫克注入麻醉大股动脉,可引起注药侧下肢的血管扩张,全身血压也有显著下降。此碱具有利胆作用,强度较小檗碱为弱,但较持久。40微克/毫升能抑制小鼠腹水癌细胞的氧摄取。 在体外无抗结核菌作用。在麻醉、二侧迷走切断及人工呼吸狗身上,氧化爵床碱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压上升及肾血管收缩有阻断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