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对称方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对称方法 所谓对称,就是指事物或运动以一定的中介进行某种变换时所保持的不变性(或称不可区分性)。 例如,一个正三角形,通过其中心并与三角形平面相垂直的轴将其旋转120°或240°图形恢复原状,即通过变换操作后图形保持不变。类似这种通过旋转一定角度仍会使图形保持不变性的对称叫做“旋转对称”。一个人照镜子的对称叫“反映对称”。 根据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可将对称分为许多种。例如,在晶体学中,把空间对称分为旋转、反映、倒反、旋转倒反、螺旋轴、滑移面等对称类型。 客观事物的对称性,反映到人的认识中,就成为人们构造概念和建立理论的一种方法。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狄拉克,高度评价对称方法,称它是“物理学新方法的精华”。对称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为科学的新发现提供线索。人们可利用对称方法,从已知的一些概念或事实出发,去寻找某些未知客体的存在,或预言某些未知现象出现的可能。1962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根据SU(3)八重法模型的对称性,预言了Ω粒子的存在,后来这一预见得到证明。1964年,盖尔曼又提出了著名的夸克模型,预言了强子都是由μ、d、s三种夸克组成。 1970年,格拉肖注意到夸克和轻子有很好的对称性,他把四种轻子和三种夸克按质量大小和其它性质作了如下的排列: 轻子:Ve e Vn μ 夸克:u d ? s 这样可以看到三种轻子分别与三种夸克相对称,唯独轻子Vn没有与之对称的夸克,于是格拉肖大胆地提出了存在粲夸克C的预言,认为应有一种粲夸克C与轻子Vn相对应,这样才能填补上表中的空位。他的预言1974年被丁肇中等人发现的Ψ/J粒子所证实。 这种方法又可称做“对称填补法”。 (2)为提出新概念或新理论指明方向。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把相对论原理引进了量子力学,建立了描述电子行为的相对论量子力学方程。他在解这个方程时,得到了正、负对称两个解。电子具有负能量?使他迷惑不解,又经过两年的实验和计算,1930年,狄拉克运用对称方法,推测自然界中有与自由电子相对称的正电子的存在。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果然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 又如,日本化学家福井兼一、美国化学家伍德沃德和霍夫曼,运用对称方法研究有机化学反应,得到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 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自觉控制许多化学反应的历程,预言化学反应的方向。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