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针对病情用药。比喻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办法。 症:病症。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府吏盩(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朱子语类》卷四二:“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黎汝清《叶秋红》:“叶秋红并不急于打断郭大力的话,她要郭大力把所有顾虑全说出来,好对症下药。” ❷ 作定语。巴金《谈〈新生〉及其他》:“总之我决不是冲锋陷阵、斩将搴旗的战士,也不是对症下药、妙手回春的医生。” [附条] ❶ “对症用药”。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 ❷ “对病用药”。 宋·袁甫《蒙斋集·四》。 [同义] 有的放矢 [反义] 隔靴搔痒 无的放矢 冬扇夏炉 [辨误] 药,不读yu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