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成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成立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东北三省后,又于1933年春占领热河全省,并继续进犯察东等地,华北危机严重。 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仍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极力谋求对日妥协。为抵抗日本侵略者,保卫察哈尔,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原西北军将领、共产党员吉鸿昌联络冯玉祥、方振武等国民党爱国将领,于同年5月26日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冯玉祥任总司令,方振武任前敌总司令,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 并通电全国,主张联合各党各派各军共同抗日,收复失地。 同盟军得到全国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援,人数迅速由几千人扩至10余万人。6月15—20日,在张家口召开同盟军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民众抗日同盟军纲领决议案》等文件,规定同盟军为革命军民的联合战线,以外抗暴日、内除国贼为宗旨。 大会选出军事委员会,推举冯玉祥、方振武、佟麟阁、宣侠父等11人为常委。并制定了抗日的具体方案。会后,即分兵三路迎击日伪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等地。7月收复多伦,并乘势追击,把日伪军完全驱出察哈尔。这个胜利振奋了全国人心。是月下旬,同盟军在张家口成立收复东北四省计划委员会,准备进一步收复失地。 但蒋介石政府却用各种手段破坏同盟军的抗日行动,指责冯玉祥“擅立”“军政名义”,“妨碍政令统一”,并以16个整师15万余人的兵力包围进攻同盟军。同盟军处于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之中,境况日益艰难。8月冯玉祥去职。吉鸿昌、方振武通电宣布改抗日同盟军为抗日讨贼军,继续抗日。 9月底讨贼军遭蒋日联合进攻而失败。方振武被迫流亡国外。 吉鸿昌避往天津,后被国民党逮捕,英勇就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