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
亦称“足民”。 中国历史上主张藏富于民的财政经济思想。《管子·治国》:“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民贫则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 孔子也主张藏富于民,他的这一观点,从其门人有若的一段议论可以反映出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荀子强调“王者富民”,指出“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并强调实行“裕民”措施:“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荀子·富国》)。封建阶级以及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有许多富民主张,但他们所说的“民”,实质上指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并为他们的阶级利益而说教。 但是,从富民的主张中可以看到,一些人已认识到培养税源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