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 新凯恩斯主义学者鲍尔和罗默提出实际刚性和货币非中性论,从实际刚性和名义调整的小摩擦来解释名义工资和名义价格有粘性的原因,阐明名义量的变化会引起较大的经济波动。 名义刚性与实际刚性正相关,菜单成本和近似理性行为会导致实际刚性度增加。实际刚性增加,隐含著较大的名义刚性。 当经济中货币量等名义变量变动后,厂商改变它的名义价格后的所得小于改变价格的成本,厂商不会去调整价格,价格有刚性.经济处于纳什均衡。当各个厂商都不改变价格时,经济中各类产品的比价也维持不变,价格有实际刚性。货币非中性增加了实际刚性,进而导致名义价格刚性增加。如果货币是中性的,那么实际刚性很小,名义刚性也很小,经济中调整价格的小摩擦实际不能阻止价格调整。 因为不考虑货币非中性时,菜单成本模型只在不合理的数值(如很高的毛利率和劳动供给弹性比较高)范围才成立。在名义冲击出现后,实际刚性减少了价格调整后的收益,不调整名义价格的区间扩大,各厂商在需求变动的相当大范围内不愿意调整价格,名义价格有很强的刚性。 如果没有菜单成本,调整价格时没有名义摩擦,那么,名义价格就有弹性。然而,如果经济中存在小的名义摩擦,厂商调整价格时有菜单成本,那么,实际刚性度随菜单成本递增。名义刚性随实际刚性度的增加而递增。 实际刚性随菜单成本递增,意味著名义刚性也随之递增。 单个厂商在其他厂商都不改变价格时也不调整价格,隐含著实际价格不变。当厂商不改变价格时,名义冲击影响实际总需求,当实际总需求改变时,厂商只调整它的产量而不调整其实际价格,名义刚性处于均衡态。 实际刚性随菜单成本递增,意味著在需求变动后各厂商价格只有极小的改变。因此,一个小菜单成本足以防止大范围冲击的价格调整。 在没有实际刚性时,名义刚性也非常小。 名义刚性随著实际刚性的提高而递增,这又加剧了总需求冲击引起的经济波动和福利损失。 当各厂商在菜单成本的阻滞下不愿意轻易调整价格时,实际价格刚性均衡和名义价格刚性均衡就能维持。由于厂商们的价格刚性对价格水平刚性有贡献和价格刚性有外生性,较大的价格刚性引起实际产出较大的波动,这损害了所有的经济人的利益,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