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
位于市中心区北部,扼黄浦江出口处,北濒长江。 1988年,由宝山县和吴淞区合并而成。原宝山县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从嘉定县划出东境设置,县名取自境内一座自明代以来作为航海标志的小土山“宝山”。 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 面积370.73平方公里,人口31.48万(截止1986年)。 辖罗店、大场、江湾、五角场4个镇及杨行、葑塘等18个乡,1个市属农场(前卫农场)。北部(包括长兴、横沙两岛)夹种粮、棉,南部为上海的蔬菜基地之一。 近年来长兴岛已发展成柑桔生产基地。原吴淞区于1960年设置,因吴淞镇而得名。 1964年撤销,并入杨浦区。1980年复置。政区包括吴淞地区、宝钢地区和原宝山县城厢镇。面积54.45平方公里,人口20.69万(截止1986年)。 是上海的冶金工业基地,现有宝山钢铁总厂、上海第一钢铁厂、上海第五钢铁厂、上海铁合金厂、吴淞煤气厂等67家企业,职工近10万人,钢产量占全市60%以上。1986年底,原吴淞区的工业总产值为47.23亿元,原宝山县的工业总产值为12.24亿元。 区内拥有本市对外贸易的主要码头,是长江轮船与远洋海轮出入上海必经的要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