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山海论
主张由官府直接掌管山海等自然资源,借以取得财政收入的学说。 《管子·海王》篇通过记述齐桓公与管仲关于充裕国用的对话,提出了这一主张。齐桓公问管仲:我想征收房屋税,如何?管仲说:这等于毁掉房屋。又问:我想征收树木税呢?管仲说:这等于砍掉树木。接著,桓公提出征牲畜、家禽和人头税等。 都同样被管仲否定。桓公问:“然则吾何以为国?”管仲回答:“唯官山海为可耳”。 管仲认为,每家每户要食盐用铁,如果“官山海”,国家实行盐铁专卖,则盈利“百倍归于上”。不直接向人民征税,实际上“无不服籍者”。 (《海王》)管仲认为,“官山海”的另一作用是防止商贾豪族垄断取利、盘剥百姓。 因为“官山海”可以做到“利出一孔”。 由国家掌握经济权益,可以“调通民利”。(《国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