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宋夏和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宋夏和议 北宁与西夏订立的和约。 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北宋册封夏国王李德明为西平王。每年给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并设榷场,民间贸易频繁。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德明死,子元昊立。 西夏力量雄厚,撕毁了维持近30年的宋夏和约,多次对北宋发动军事侵犯。民间贸易中断,人民厌恶战争,辽国又有攻夏趋势。 因此,元昊表示愿与北宋重订和约。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双方议定:西夏取消帝号,仍由宋册封为夏国王,“凡岁赐银、绮、绢、茶二十五万五千”。 重开沿边榷场市易,恢复民间商贩往来。 持续了7年之久的宋夏战争至此结束,恢复了宋夏和议状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