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安宫牛黄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安宫牛黄丸 【方源】: 《温病条辨》卷一。 【异名】: 新定牛黄清心丸(《重订通俗伤寒论》)、安宫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组成】: 牛黄一两 郁金一两 犀角一两 黄连一两 朱砂一两 梅片二钱五分 麝香二钱五分 真珠五钱 山栀一两 雄黄一两 金箔衣 黄芩一两 【用法】: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每日二次,甚至每日三次,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功用】: ❶ 《温病条辨》:芳香化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 【主治】: ❶ 《温病条辨》:太阴温病。发汗而汗出过多,神昏谵语;飞尸卒厥,五痫中恶,大人小儿痉厥因于热者;手厥阴暑温,身热不恶寒,精神不了了,时时谵语;邪入心包,舌蹇肢厥;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脉不实。 【宜忌】: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孕妇忌服。 【方论选录】: ❶ 《温病条辨》:牛黄得日月之精,通心主之神;犀角主治百毒、邪鬼、瘴气;真珠得太阴之精,而通神明,合犀角补水救火;郁金草之香,梅片木之香,雄黄石之香,麝香乃精血之香,合四香以为用,使闭固之邪热温毒深在厥阴之分者,一齐从内透出,而邪秽自消,神明可复也;黄连泻心火,栀子泻心与三焦之火,黄芩泻胆、肺之火,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朱砂补心体,泻心用,合金箔坠痰而镇固,再合真珠、犀角为督战之主帅也。 【临证举例】: ❶ 急性肝昏迷 《江西中医药》(1960;12∶31):钟某某,男,5岁。前二天脸上略现黄色,四肢软弱,精神困倦,略有冷热,当时检查指纹色紫,舌苔黄腻,全身黄色,面无表情,体温38.5℃,小便红赤。曾用茵陈等清热利湿退黄中药及青霉素、肝精注射二天无效,反而进入昏迷状态。患者欲转县人民医院治疗,行至中途,牙关紧闭,手足抽搐,认为绝望,转来治疗。经会诊采用安宫牛黄丸一颗,分二次化服。次日复诊,诸症大减,续用此丸半颗,另用中药清热利湿退黄,并注射肝精、葡萄糖,每日一次,连治三天痊愈。 【现代研究】: 剂型改革 《新医药学杂志》(1975;8∶12):作者通过对原方分析,将其药物分为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和芳香化浊,辟秽开窍两类。在清热镇静类药物中,去药源稀少的牛黄,代之以牛黄有效成份牛胆酸和猪胆酸;去价格昂贵的犀角、珍珠,代之以有效成分基本相同的水牛角、珍珠母;去抑菌作用因受氨基酸拮抗而削弱的黄连,另加板蓝根以增强清热解毒功用,并去汞化合物朱砂和基本无药效金箔,依法配制成复方针剂,定名为清开灵(Ⅰ)注射液。在芳香开窍类药物中,以价廉的麝香皮代替麝香,去辛温有毒的雄黄,加行气化湿,芳香开郁的藿香,配制成复方醑剂,定名为清开灵(Ⅱ)滴鼻液。分别供肌肉注射和滴鼻用。经临床验证,效果良好。 【备考】: 按:《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将本方改为散剂,名“安宫牛黄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