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宁都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宁都起义 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举行的武装起义。 第二十六路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大革命中受过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大革命失败后,该军中的中共党员刘振亚等人仍留下继续进行秘密工作。中原大战后,该军在苛刻的条件下被蒋介石改编。蒋为了消灭异己,于1931年春驱使该军到江西“围剿”红军。 到达宁都后,由于受到红军的困扰,再加粮饷不济,病疫流行,该军处境十分艰难,军心浮动,对蒋不满。“九·一八”事变后,该军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号召,要求北上抗日救国,又遭到蒋的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该军中的中共党员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发展了包括该军参谋长赵博生在内的一些官兵为党员,设法控制了该军的主力部队,准备起义。1931年12月14日,在蒋介石严令“进剿”红军和缉拿军中共产党组织主要领导成员的紧急情况下,该军党的领导人和革命军官果断行事,在赵博生和第七旅旅长董振堂等人的率领下,逮捕了反动军官,举行武装起义,全军17,000多人全副武装开赴苏区。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授予该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的番号。宁都起义打击了国民党蒋介石实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壮大了红军,对巩固和发展苏区、推动全国抗日热潮,起到了重要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