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穫。 【集校】: 洪兴祖: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穫。 校语:穫,一作获。 朱熹:同洪本。校语:实,当作殖。 穫,一作 (《楚辞集注》)〇详上文实当作殖,然自王逸已解作空穗,则其 (《楚辞辩证》) 黄省曾、朱多煃、毛晋:同洪本。 明繙宋本:同洪本。 校语亦同。 汪瑗: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 庄允益:同汪本。 姜亮夫:不实实字,朱注以爲当作殖,説可通。 。【集释】:王逸:谁不自施德而蒙福,空穗满田,无所得也。 以言上不惠施,则下不竭其力。君不履信诚,则臣下僞惑也。 朱熹:此四语者,明白亲切,不烦解説,虽前圣格言不过如此,不可但以词赋读之也。 林兆珂:不然,无施而期有报,不实而期有 汪瑗:下二句又以报施之礼,耕穫之道申喻之也。或曰,先施而后有报,是报非由外来,乃由内出者也,喻善不由外来也。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皆无所穫也。是有实而后有穫,非空穗之能有所得也,喻名不可虚作也。瑗按:分帖亦通,总承亦可。但朱子疑实字当作殖字,瑗谓不若实字有味。 陆时雍:农非好劳,冀有 黄文焕:善、名、施、实,四语重叠敲唤,欲使佯聋者必闻。 无施断无报,无实断无 钱澄之:承上远闻难亏而以之,望君亦以自励也。 王夫之:国家保其巩固,皆如施之必报,实之可穫。 林云铭:报者,报其施。是不由外来之説。 穫者, 已上叙欲完君之美,所以不惮劳而必陈词之意。 张诗:故有施方有报,旣实方有 蒋骥:施,去声。譬则施之有报,实之有穫,不可强求而倖致。 故而反覆著明之,犹幸君之徐 履复:右三叚。 总结上文,见思之无益也。 奚禄诒: 王注不妥。试观从古帝王,孰有不施行仁义,能天与人归而 孰有不修德立诚,能知至知终而有得者哉?《礼》所谓陈义以种之,本仁以聚。 刘梦鹏:施而后报,人之 王闿运:顷襄僞,欲反王,实则贪位。今果败亾,恨其外善虚名,理无穫报。伤之至也。 马其昶:贾谊《新书》云:楚怀王心矜,好高人,无道而欲有霸王之号。今观原所谏语,乃切中其病。听张仪诈献商于地六百里,此正所谓不实而欲有穫也。 徐英:自“初吾所陈之耿著兮”至此,言我欲君德之日光以继三五之遗则。而君不履实,臣下复僞, 文怀沙:孰,谁。此句和下句都作那裏有的意思解释。 施, 不实,不 姜亮夫:此四句由上何极不至,远闻难亏来,言善乃自修而得,非来之自外,名则实至而归,不可虚作,孰人能无所施与而有报答!此有如孰能不事种植,而有收穫者乎?此盖申儆之义。 马茂元:任何一件事功,都不可能从侥倖中取得。以上申述自己忠贞的心 刘永济:此言何能无施而得报,报,施爲之效果也。何能不 由此可见屈子乃但图自强而非专恃外援者。从“初吾所陈之耿著兮”至“孰不实而有穫”,则将陈词的本意和盘托出。因从君方面言之,则欲致君与古帝王同美;从己方面言之,则愿事君忘身以殷之彭咸爲法也。(《屈赋音注详解》) 苏雪林:善与名爲对文,施与实亦爲对文。 所谓善,卽是道德。道德之形成,根于内在之修养,非外面之矫 徐仁甫:“不实”与上句“无施”互文。不者无也,实者种子也,“孰不实而有获”,谓孰无种子而有获乎?《诗·载芟》“实函斯活。”郑笺:“实,种子也。”此其证。 杨胤宗:《论语·顔渊》有爲仁由己之训;《荀子·劝学》有积善成德之言,斯皆阐发善不外来之 昔子路惟恐有闻,韩退之赞之曰:赫然十载,德誉愈尊。迺得知名之要(平声)领矣。 至报施,耕耘收穫之理, 吴孟复:“实”有果实、种子之义,名词动化,义亦可通;且语义双关,仍当以“实”爲是。 《国策·齐策》:“是故无其实而喜其名者削。”意与此同,可爲佐证。 何剑熏:实,谷实,此以名词作动词用,是实卽种。“孰不实而有获”者,言不种殖怎样能有收获,爲反诘句。 (《楚辞拾瀋》) 蒋天枢:耕稼之有收穫,皆由勤力得来,有施乃有报也。 汤炳正:洪兴祖《楚辞补注》本与王逸《楚辞章句》本同,惟《考异》云:“穫一作 ”按朱氏以作“ 王逸此句注云:“空穗满田”,正释“不实”之义,可证汉本作实不作殖。盖屈赋此处,以施与报相对应,又以实与穫相对应,修辞之严谨,一字不可移。 如改实爲殖,则与汉本不合,而易穫爲 ”墨子爲名家,他以源与流的关係比喻实与名的关係,跟屈子用施与报、实与穫的关係比喻实与名的关係,是一个意思。又《尸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者,响也;行(名)者,影也。 是故慎而言,将有和之;慎而行,将有随之。”尸子以言与响、身与影的关係,説明实与名的关係。 亦犹屈子以施与报、实与穫的关係,説明实与名的关係。又《韩非子·功名》云:“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韩子亦擅刑名,他以形与影的关係比喻实与名的关係,跟屈子立意亦相同。 《韩昌黎集·复志赋》有云:“昔余之约吾心兮,谁无施而有 ”(据四部丛刊影元刻《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按:此乃贞元十三年韩氏以疾退居之作,从命题到意趣,乃至措词造句,皆从屈赋脱胎而出。前人谓“此赋句法,步骤《离骚》”,可谓知言。 而此处“谁无施而有 卽使韩氏所见屈赋爲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