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学校贡举私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学校贡举私议 南宋朱熹(1130-1200)撰写的文章,批评当时学校荐人制度的弊病,提出改革办法。 朱熹指出古之乡学国学,教以德,举以贤。而当时乡举解额不均,太学舍选捷径,使诸子趋利而奔。 而教学不以德,“所谓艺者,又皆无用之空言”,“适足以败坏学者之心志”。以诗赋取士,使举子重言辞轻德举,“流弊已极”。 经史考试方法使举子就易避难,只读“科举中选之文”,非通本经。为此朱熹主张,“均诸州之解额,以定其志。立德行之科,以厚其本。罢去词赋,而分诸本经子史时务之年,以齐其业。 又使治经者必守家法,命题者必依章句,答义者必通贯经文,条举众说而断以己意。 学校则遴选实有道德之人,使专教导,以实来学之士。”认为如此可以使“教明于上,俗美于下,先王之道得以复明于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