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手术术后护理
❶ 护理重点 A.检测生命体征。 B.保持液体出入平衡。 C.镇痛处置。 ❷ 观察要点 A.意识状态。 B.生命体征。 C.出血。 D.疼痛。 ❸ 具体护理措施 A.准备术后病床 床头柜的准备:保温杯、漱口杯、弯盘、手纸、消毒棉等。 床前准备:吸氧装置,吸引装置,氧气面罩、吸引用导管、接头,吸引用蛇形管,蒸馏水,0.1%新洁尔灭液及消毒容器,镊子,采血用具,橡皮膏等。 观察记录用纸、血压计、听诊器、秒表、文具等。 术后病床准备工作。如防水布、床单、浴巾、电褥。术后病衣及腹带、丁字带、会阴垫及吊筒架、靠枕等。 B.根据手术室的通知接回患者 用手推车去手术室接患者。 同手术室护士交接。按患者手术检查单,确认术式及术中患者状态等。确认病房持送物品,包括麻醉药残余量、输血残余量等。确认手术室送出物品,如手术标本等需继续处置的事项。 C.患者回病房后立即检查和处置的项目 检测生命体征,确认输液残量并记录后,根据医生指示继续处置,必要时给氧。 如患者一般状态安定,由医生向家属说明经过情况后,家属可回家。 检查及处置项目:患者全苏醒前每15分钟测1次生命体征;全苏醒后,每30分钟测1次,共2次;以后改为每60分钟测1次,共2~3次。 ·确认病情稳定后,由观察记录改为护理记录。 ·检查液体出入量。 ·观察苏醒状态及伴随症状,如呼吸抑制、气管内分泌亢进、恶心、呕吐、紫绀、四肢厥冷等。 ·观察有无创口出血或阴道出血。 ·闭式灭菌尿瓶的管理。 D.观察意识状态的项目 苏醒状态的判断:未苏醒、半苏醒、全苏醒。 患者对刺激的反应。 E.观察及处置呼吸的项目 观察要点:呼吸次数、类型、深度、舌根下坠、喘鸣、胸部运动受限、紫绀等。 气道内分泌物增多时,吸引排出。 当血气检查结果显示呼吸状态恶化时,应及时给氧,每分钟3~61,用氧气面罩或鼻饲管。必要时插气管导管以确保气道通畅,或用人工呼吸机。 F.血压、脉搏 根据情况,可分别间隔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测1次。 异常值:血压:收缩压13.33kPa(100mmHg)以下为休克前期;10.66kPa(80mmHg)以下为休克。脉搏:未满60次/分者为缓脉;120次/分以上者为速脉;不整脉。 补液量过多时,注意肺水肿或急性心衰。 G.排尿及尿量 检查尿量,20ml/小时,500ml/日以下为少尿,需注意。 观察因妇科手术或邻近脏器损伤引起的尿路损伤,察明是膀胱损伤,还是输尿管损伤或已形成尿瘘。 H.输液 开腹时,术后24小时肠蠕动停止或缓慢而不能经口进食者,需要输液。 ]补液一般定为每日2000ml,消化道未受侵袭的术后电解质平衡,可通过经口进食来调整。 Ⅰ.体温 休克时体温降低。 呼吸功能障碍、肺不张时可发热(感染发热在2~3口后)。 J.出血 阴道出血时需测会阴垫重量并记录。 手术创口出血可通过纱布污染观察,记录后向医生报告,由医生更换敷料。 大量出血时脉速。出血量达1000ml以上时,血压降至13kPa(100mmHg)以下。要通过紧急血液检查确认贫血。注意有时可因输液而掩盖症状。 K.疼痛 按医嘱用强力镇痛剂。可于手术后在手术室硬膜外注入盐酸吗啡0.2~0.3mg,回病室后疼痛时可继续用镇痛剂。 用镇痛剂前后检查一般状态。血压下降时向医生报告后根据新指示用药。脉速、呼吸困难、血压变动大时要向医生紧急报告,注意是否因镇痛剂量过大引起的副作用。 L.恶心、呕吐 导致的原因有可能是麻醉药的副作用,术中的肠管刺激及血压下降。 不良后果:患者痛苦,因腹压增高而腹壁创口裂开,误咽呕吐物而引起吸入性肺炎。 处置:如生命体征无变化,可用止吐剂或镇痛剂。 M.体位 回病房后,原则上水平仰卧位,不用枕头。 12小时后,可被动地取侧卧位。 在下列情况下取半卧位:并发肺水肿时,阴道内手术后留置引流时,预防盆腔感染时。 N.预防感染 按医嘱用广谱抗生素。 细菌培养后,按医嘱相应变换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