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契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契税 古代官府对典卖牛、马、舟、车、店、宅、田产等契约所征之税。 源于东晋*估税。北宋开宝二年(969)始征收印契钱,令民典卖田宅,应于两个月内向官输钱,请求验证加印,逾期不纳加倍征收。 庆历四年(1044),定税率为百分之四。 宣和四年(1122),行经制钱,东南七路每贯增收二十文。 南宋绍兴五年(1135),行制总钱,每贯增至百文。元明清时,皆征契税,税率多有变动。 清初,只课买契,不课典(卖)契,税率约百分之三、四。后税率渐增高,并课及典契。清末,买契征百分之九,典契征百分之六。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