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契卡雅·乌·塔姆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契卡雅·乌·塔姆西 【生卒】:1931— 【介绍】: 刚果人民共和国诗人、小说家。 生于刚果的姆皮利。原名杰拉尔-费利克斯·契卡雅(Gérald-Félix Tchicaya)。从小随父母到法国。15岁时离开家庭,做过多种杂务。 20岁复印工业图纸时,开始“出版”自己的诗篇。接著辞去工作,专心从事创作。 比属刚果独立后,他返回非洲,担任《刚果日报》的领导工作。卢蒙巴的悲剧事件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的悲愤、反抗的情绪在以后的诗歌创作中流露出来。他作为刚果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团负责人,长期在巴黎居住。早期诗集有《坏种》(1955)、《林火》(1957)和《昧心》(1960)。代表性诗集是《历史概要》(1962),控诉了殖民主义的罪恶,由桑戈尔作序,获1966年世界黑人艺术节诗歌大奖。其他诗集有《肚子》(1964)、《音乐之门》(1970)、《面包或灰烬》(1978)等。 他的诗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特征,往往蕴含幽默和讽刺,同时表现出他的社会理想。小说方面,著有三部曲《蟑螂》(1980)、《美杜莎》(1982)和《尺蠖蛾》(1984),概括描述了19世纪末以来刚果的60年历史,写到1959年刚果即将独立时结束。他还著有关于非洲英雄沙卡的剧本《祖鲁》(1977)、短篇小说集《干燥的手》(1980)、长篇小说《面包树的甜果》(1987)。1978年,契卡维·乌·塔姆西因其全部作品获刚果人民共和国总统文学大奖。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