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缬
严格地说,是指直接用夹板进行防染显花的织品或此种染色方法,也称型防印花。 其原理是用两块对称的镂空花版紧紧夹住织品,染色时因夹住部分染液不能渗入,染后撤去夹板,织品上就呈现花纹效果。夹缬工艺有单色染和多色套染之分,后者又称“五彩夹缬”。 印制时一般要对折织品,此条对折线往往会在织品上留下一条印迹中线,成为夹缬作品的特征。型防蜡防印花(见蜡缬条)也利用了镂空花版,但它用蜡防染,严格地说不属夹缬范围。 据史料记载,夹缬由唐玄宗柳婕好妹发明,她“性巧慧,因使工镂版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缬”。夹缬在唐宋时应用很广,白居易诗曰:“成都新夹缬”,日本正仓院也保存著许多唐代的夹缬实物。 直至近代,浙南地区民间仍保存著夹缬工艺,制作“夹花被”等。可惜因其工艺复杂等限制,夹缬未能如绞缬、蜡缬一样,在现代服饰用品中得以广泛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