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模型
研究强子结构的一种假设。 1963年由盖尔曼和茨维格根据强子八重态和十重态对称性而提出的夸克(quark)命名,故称夸克模型。我国称为层子模型。最初提出三味夸克模型:(1)所有强子都由夸克(q)粒子组成,三味夸克是从u(向上)夸克、d(向下)夸克、s(奇异)夸克,相应还有三种反夸克 、 、 ,夸克粒子的电荷是分数电荷。 (2)所有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即qq组成。 (3)所有重子都是由3个夸克组成。每种夸克又称为“味”,后来又提出三味夸克:c夸克(粲夸克)、b夸克(底夸克)、t夸克(顶夸克),这就是六味夸克模型,但应用最多的是四味夸克(u、d、s、c)模型。 每一“味”夸克又有3种颜色,称“色”,是红、黄、蓝三色。“色”和“味”都是借用名称,实际是夸克运动状态的标记。 u、d、s、c4种夸克的电荷是 e、- e、- e、 e,是质子电荷e的分数倍数。目前,除盖尔曼和茨维格夸克模型外,还有纬一南布模型即假设夸克带整数荷的模型。强子的夸克模型揭示了强子具有新的层次的结构,说明对物质认识的不可穷尽的辩证关系,虽然这些模型还存在著困难,但随著高能物理实验的发展,定会找到克服的途径而使人类对基本粒子结构和规律的认识同著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