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夷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夷齐

《孟子·万章下》:“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

……遂饿死于首阳山。”

夷、齐,即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在封建社会中,他们被认为是两个有高尚操守的人。后以“夷齐”喻高洁之人。

唐·元稹《立部传》:“奸声入耳佞入心,侏儒饱饭夷齐饿。”唐·于濆《古征战》:“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