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头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头陀 佛教苦行之一。梵语音译,又译作“头陁”、“杜多”。据《十二头陀经》记载,佛教僧侣行头陀时,须守十二项苦行:(1)著粪扫衣(用被遗弃破布缝制之僧服);(2)著三衣(三种用不正色布所制袈裟);(3)常乞食;(4)一坐食(一天只吃午饭一顿);(5)不作余食(除午饭外,不吃零食);(6)节量食(钵中只受一团饭);(7)住阿兰诺(住远离人家之空闲处);(8)冢间坐(坐坟地);(9)树下坐;(10)露地坐;(11)随地坐;(12)常坐不卧。“头陀”之原意为“抖擞”,佛教认为修头陀行者,可少欲知足,去离烦恼,如衣抖擞,能去尘垢,故以喻得名。南朝梁萧统《文选》卷15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注:“天竺言头陀,此言斗擞,斗擞烦恼,故曰头陀。”因修头陀行者以乞食为主,后世也用以称呼行脚乞食之僧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