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太白三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太白三七 【名称出处】:《陕西中草药》 【概况】: 异名 甜三七(陕西)。 基源 为伞形科东俄芹属植物城口东俄芹的根。东俄芹属全世界约8种,中国西南部特产。 原植物 城口东俄芹Tongoloa silaifolia(de Boiss.)Wolff(Pimpinella silaifolia de Boiss.)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主根短圆锥形,皮褐色。 茎直立,有分枝,有时带淡紫色。基生叶有柄,叶柄长6~12cm,叶鞘膜质抱茎;叶片轮廓为阔三角状卵形,长5~6cm,宽约5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末冋裂片线形,长0.5~1cm,宽1.5~2mm,先端尖锐,边缘全缘增厚,茎上部叶片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较长,长1.5~2.5cm,宽约1mm。 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伞辐8~22,近等长;小总苞片无或有少数,易脱落;小伞形花序有花10~25,花柄不等长;萼齿细小,三角状卵形,花瓣紫红色,长倒卵形,先端小舌片圆钝略内卷,长1~1.2mm,宽不过0.8mm,基部呈狭窄爪状;花药紫红色;花柱基圆盘状,花柱短,向外反曲。双悬果近球形,分生果阔卵形,长约2mm,主棱5,丝状突起,每棱槽内油管3;合生面收缩,胚乳腹面微凹。花果期7~9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1分册,142页,图版5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230~3350m的山坡潮湿草地。分布于陕西、四川。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根须及泥沙,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药性】: 性味 甘、微苦,平。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平。” 功效 祛风湿,强筋骨,活血,止血。 主治 风湿性腰腿及周身疼痛,劳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或泡酒。 外用:研末撒。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陕西中草药》:“治跌打损伤:太白三七1.5g,红花、儿茶、芋儿七,地仙桃各3g。水煎服,烧酒为引,每2小时服150~300rnl。” 单方应用 ❶ 《陕西中草药》:“治风湿性腰腿痛:太白三七90g,研粉。每次6g,每日2次,白酒冲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