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门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门冬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大当门根,天冬。 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块根。干燥的块根呈长圆纺锤形,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长6~20厘米,中部直经0.5~2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时有细纵纹或纵沟。偶有未除净的黄棕色外皮。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黄白色,半透明,中间有不透明白心。臭微,味甘微苦。 以肥满、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主产贵州、四川、广西。此外,浙江、云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等地亦产。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亦佳。 拣去杂质,水洗净,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味甘苦、性寒。 ❷ 《名医别录》:“甘,大寒,无毒”。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神农本草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内服煎汤,6~12克;熬膏或入丸、散。 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❷ 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❹ 治疝气:鲜天冬15~30克(去皮)。水煎,点酒为引内服(《云南中草药》)。含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19种氨基酸,β-谷甾醇、5-甲氧基糠醛、葡萄糖、果糖、及多种低聚糖等。苦味成分为甾体皂甙。 ❶ 抗菌作用:煎剂体外试验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