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关于用兵为政的著名见解。 《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按,天时,当指阴阳寒暑宜于攻战与否。地利,指高城深池山川险阻。 人和,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致。孟子论兵革,强调人的因素,以民心向背为决定胜负之关键,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自有其合理因素及进步意义。 尤值得称道者,孟子由“天时”、“地利”、“人和”之关系而引申递进,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堪为对人类战争史、思想史之一大贡献。参见“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