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人感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人感应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发生的灾异是天对人的谴责,发生的祥瑞是天对人的褒奖。西汉董仲舒在肯定“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和“天人一也”的前提下,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导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仁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贤良策一》)同时,人君的某些措施,人们用某些宗教仪式,也能感动上天,促使天改变它原来的安排。 “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董仲舒以“天人感应”说作为他建立封建神学体系的基础。他根据“天人感应”,“发明”求雨止雨之法,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欺骗百姓。“天人感应”思想到东汉发展为谶纬神学。天人感应说是封建剥削阶级用来欺骗人民,维护其反动统治的一种手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