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名家惠施的名辩命题。 原文载《庄子·天下》。惠施主张“合同异”,强调同异关系的相对性,认为一切概念都是可变的、灵活的,有其合理性,但是,由于断言高和低、上和下、大和小、长和短、生和死、寿和夭等一切差别都可抹掉,一切对立都可无条件地转化,否定概念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导致相对主义的诡辩。 学术界对此评说有歧见。在惠施看来,天高地低只有相对意义,高可谓低,低可说高,高山之上的天固然高,但地洼处的天就很低,故“天与地卑”。不论高山与深泽,相对于覆盖其上的天空来讲,都是平等的,故“山与泽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