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蝼蛄虾
【名称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概况】: 异名 蝼蛄虾(《中国药用动物志》)。 基源 为蝼蛄虾科动物大蝼蛄虾的全体。 原动物 大蝼蛄虾Upogebia major(de Haan) 历史 本品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和《中国药用动物名录》。 形态 大型种类,体长在100mm以下,小型的只有20~30mm。 头胸部侧扁,腹部扁平,尾节及第6腹节稍向腹面屈曲。头胸甲前端向前伸出3叶突起,中间的形成宽而短的三角形额角,额角的腹缘光滑无刺,背面有丛毛和小突起。两侧叶较短小,长度不足额角之半。 在头胸甲前侧缘有1刺。步足都生有密毛,第1步足呈假螯状,雄虾较雌虾大,掌节背腹两缘均有小刺。 腕节背缘有1小刺,雄性不动指的内缘有极不明显的小突起。 第2步足不呈螯状,第3、4步足较瘦长。 第5步足末端呈小螯状。雄虾没有第1腹肢,雌虾的第1腹肢为细小的单肢。 身体背面呈浅棕蓝色,腹面白色。卵为黄色。 生境与分布 穴居于潮线附近的泥沙中,喜较稳静之海湾。 夏季繁殖。 分布于大连、山东等沿海。 。【生药】: 采集 退潮时,用铁铲于海滩上挖掘,或用毛笔伸入其穴中钩捕,鲜用或晒干备用。 【药性】: 功效 通经下乳。 主治 妇女产后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