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瘕泄
病名。 出《难经五十七难》“大瘕泄,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 ❶ 即痢疾。见清·莫枚士《研经言》“今之痢,即《难经》五泄中之大瘕泄。”详痢疾条。 ❷ 指阴虚似痢证。见明·赵献可《医贯·痢疾论》“又有一等阴虚似痢者,即五泄中大瘕泄者是也。” ❸ 指热泄。见清·沈金熬《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译热泻条。 ❹ 指肾泄。见清·罗国纲《罗氏会约医镜·杂证·论泄泻》“大瘕泄者,即肾泄也。”译肾泄条。 ❺ 指泄而腹中有瘕。见清·怀远《古今医彻·杂证·泄泻论》“大瘕泄,则腹中有瘕,时作时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