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草根
中药名。 见《重庆草药》。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大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Anemone tomentosa(Maxim.)Péi的根。 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全株被白色茸毛。 生于坡地、山沟、路旁。分布山西、河北、陕西、河南、甘肃、四川、云南等地。 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干燥根圆柱形,弯曲,多数碎断。外表灰棕色至红棕色,粗糙,有沟纹,外皮呈剥落状;根头部较粗,常连著数个茎基及黄棕色叶柄,密生白色绵毛。质较轻松,坚韧性,折断面不平坦,呈裂片状;平整的断面皮部红棕色,木质部发达,通常将木质部的导管部分隔成2个扇形的群束。有烟叶气,味涩而苦。产于四川、甘肃、陕西等地。 本品在四川、甘肃等地作白头翁使用。味苦,性温,有小毒。化痰,散瘀,截疟,杀虫。 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外用:捣烂敷。孕妇禁用。 ❶ 治劳伤咳嗽;大火草根、红猪毛七各30克。 炖五花肉半斤服(《重庆草药》)。 ❷ 治毒疮痒子:大火草根、土茯苓、夏枯草、银花、蒲公英。煎汤服(《重庆草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