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士一世改革
古代波斯帝国国王的改革。 大流士一世(前558-486)是阿墨门尼德族人,曾担任波斯万人敢死军的总指挥。公元前522年僧侣高墨塔发动政变,夺取了波斯的政权。大流士联合另外6位波斯贵族青年,杀死高墨塔及其追随者,登上波斯的王位。大流士为加强对各族人民的专制统治,从公元前518年起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社会改革。 主要是:(1)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把帝国划分为20个行省(后又增加3个),行省的总督由国王委派,掌握本省的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总督以外设置一名军事长官,统领本省的驻军。军政互不隶属,都听命于国王。 (2)制定统一贡赋制度。 明确规定各行省向中央交纳的年贡和实物的数量,并采取多由各地商业高利贷者承包的制度。 (3)军事改革。在建立精锐的常备军的同时,把全国划分为5个军区,军官长官直接由国王控制。 (4)制定统一的货币制度。(5)修筑驿道,并在重要的边界和渡口筑有工事和驻军。 此外,为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又把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尊阿胡拉·马兹达(代表光明与幸福)为最高的神。 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创办了军事和普通学校。 大流士的改革使波斯帝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奴隶制专制帝国,在客观上扩大了帝国境内的经济关系和贸易关系,促进了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